責任編輯:牛樂耕
王東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問題,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用實干推動發展、取信于民”。相較于第一批主題教育,第二批主題教育層級下移,參加單位和人員范圍廣、數量大,直面基層和群眾,同群眾的聯系更直接、更緊密,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更復雜、更具體。因此,主題教育更要把實實在在貫穿始終,把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貫穿始終,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理論學習是開展主題教育的首要任務。認真學習深刻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顯著提高我們的政治敏感度、視野廣度和思想高度。學習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切實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切實把學習這一思想的成果轉化為強黨興國的強大力量。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第一批主題教育將大興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內容,并取得良好成效,第二批主題教育須繼續堅持這一特色,切實扎實開展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必須緊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扣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現實,把“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直插一線、直抵現場、直奔問題去,抓住要害處、查到癥結上,做到聽實話、察實情、獲真知、收實效。
問題找得準不準、改得實不實,事關主題教育的質量和成效。第二批主題教育直接面向基層,面對的矛盾更集中、問題更繁雜,必須把問題整改貫穿始終,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做到檢視整改力度不減、勁頭不松、標準不降,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檢視整改要列出問題清單,一項一項查擺,一項一項制定整改措施,能改的馬上改,一時解決不了的盯住不放、持續整改,真正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罷休,堅決防止久拖不決、整而不改。檢視整改絕不能大而化之、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必須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對照檢視出來的問題進行黨性分析,著力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
開展好第二批主題教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主題教育深入人心、激勵人心!氨M小者大,慎微者著!睂崒嵲谠谵k好惠民利民實事,必須從點滴小事做起,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鉚足鉆勁、干勁、韌勁,拿出真心、熱心、耐心,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宗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碑斍,第二批主題教育已全面展開,當穩扎穩打、持續用力、慎終如始,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問題,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以實干贏得民心、以實績護航發展。
(作者:王東,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會科學院基地研究員)
責任編輯:牛樂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既是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實現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也是深化區域合作、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中國主張,體現了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詳細]
作為一條文明之路,絲綢之路的價值不僅在于商貿本身,而且在于開創了“化干戈為玉帛”、以經貿交往推動人們和平相處的道路。人們在絲綢之路上的交往交流,積累了人與路的深厚情感、人對路的強烈認同以及同行者的歸屬感,拉緊了情感紐帶。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發展,承載著[詳細]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方面。數字經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為我們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指[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鶎又卫砗兔裆U鲜玛P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8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提升干部這三種本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詳細]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消費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這既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又是當前形勢下積極應對需求收縮、推動經濟健康發展[詳細]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將糧食生產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詳細]
水運連著國運。一部泱泱大國的治國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撓的治水史;仡欬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看得最多的,“水”是主題之一。而通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除了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以地域視角分類,還有便是以長江、黃河這樣的水系來統領。[詳細]
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發展中國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人類社會永恒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愿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這既是我國持續推進國際發展合作和援外事業[詳細]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