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皎
2021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說,“‘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
習近平總書記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高度重視,對上好思政課提出了極具方向性、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全國高校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搭建大資源平臺,推出一批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做優一批品牌示范活動,全方位形成多元協調育人環境,讓“大思政課”在學校教育中茁壯成長。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為推動高!按笏颊n”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以來,思政課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思政課建設、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課程思政全面推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探索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按笏颊n”的實踐,對于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有利于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以學生為中心深化立德樹人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紅色文化融入高!按笏颊n”,需要改革以教師為中心的舊的教學理念,打破課堂教學“滿堂灌”的傳統模式,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引導方式,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紅色文化,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認知理解,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效果。
紅色文化融入高!按笏颊n”,需要打造一支精干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設計者和直接組織者,要培養真正的紅色經典閱讀者和傳播者,必須提高教師的紅色文化閱讀能力,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提升其自身紅色文化知識素養。高校要組織高質量的紅色文化理論培訓和實踐研修,多維度增加知識容量,圍繞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群體,打造一支紅色文化素養高、教學能力強的精干教師隊伍。
紅色文化融入高!按笏颊n”,要提升紅色文化實踐教育的實效性。紅色文化教育是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方式。要加強學校對紅色教育基地的建設,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優質平臺,如何將其充分利用并轉化為教學的實際效果,離不開高校對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探索。通過依托校內外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讓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國情民情,密切大學生與社區、農村、企業、部隊、社會機構等的聯系,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提升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紅色文化融入高!按笏颊n”,要充分調動學生在思政課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的素材,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習、傳承、傳播紅色文化的實踐平臺。推動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各門思政課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利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引導學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參與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整理和研究;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學生制作紅色文化微課、微視頻等,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作者:張皎,系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大連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牛樂耕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眻F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詳細]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科學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穩定有序的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模樣,也是東方大國向世界呈現的宏偉氣象。[詳細]
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詳細]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在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中不斷做好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不斷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詳細]
在行業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堅持穩中求進,以技術創新為內生動力,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定能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添磚加瓦。[詳細]
我們堅信,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會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詳細]
只要我們始終清醒認識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在占據先機時能順勢而為、面對困難時敢逆勢而上,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就一定能夠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詳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人民至上的情懷、接續奮斗的戰略目標和環環相扣的工作部署,實現中華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