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

2023-05-24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王 芳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在高校專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推動形成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局面,落實好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引導廣大教師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引導廣大教師厚植家國情懷,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從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養分、豐富思想。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課程教師團隊著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努力練就從專業課的角度講政治的本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西方理論所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及其局限性,深刻理解中國金融制度和學術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增強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打造高水平課程。加強高水平課程建設,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要致力于打造“金課”,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關鍵要素、立德樹人的基本載體。要打造更多培根鑄魂、啟智增慧、適應時代要求的精品教材,牢牢掌握課程建設話語權。立足學科特點,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貫穿于專業教育,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深入淺出的知識傳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課程堅持中國視角,引導學生從我國國家利益和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角度,對國際金融危機、人民幣國際化、全球金融治理等國際金融領域重要問題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引導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培養優良品質和創新精神的主渠道主陣地。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給學生以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拓寬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課堂教學注重加強國情教育,強調國際金融基本原理在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的具體運用,既讓學生系統掌握國際金融基礎理論與業務、國際金融市場微觀管理以及全球經濟與金融政策協調中的宏觀管理,又讓學生深刻認識國際金融活動的本質和功能,更好把握我國金融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ㄗ髡邽橹袊嗣翊髮W教授)

返回首頁>>

責任編輯:牛樂耕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 充分釋放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動能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以綠色低碳技術為抓手,充分釋放創新動能,助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一定能夠為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詳細]

    08-24 11-08 光明日報 分享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全面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堅持統籌部署、協同推進,強調精準施策、因地制宜,不斷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激發鄉村發展的“乘數效應”和“化學反[詳細]

    08-24 11-08 光明日報 分享
  • 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良好的創新生態是科研成果涌現的重要條件。開展基礎研究,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勵;既需要健全保護創新的法治環境,也需要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環境。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面向世界[詳細]

    08-11 11-08 光明日報 分享
  • 深入把握“六個必須堅持”的內涵要義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詳細]

    08-11 11-08 光明日報 分享
  • 擴大內需,打開增長新空間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背掷m深化改革,積極擴大內需,建設更加強大的國內市場[詳細]

    08-07 11-08 人民日報 分享
  • 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生態奇跡的背后,是扎根實踐的不懈探索,更是科學理論的有力指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我們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詳細]

    08-07 11-08 人民日報 分享
  • 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述評

    闊步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詳細]

    08-04 14-08 人民日報 分享
  • 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做好

    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從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從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到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美麗中國建設在神州大地全[詳細]

    08-04 14-08 人民日報 分享
  • 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創新性

    深入理解和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在新征程上更有效地推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我們一定能夠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詳細]

    07-24 10-07 人民日報 分享
  • 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于“兩個結合”

    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繼續推進“兩個結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我們一定能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詳細]

    07-24 10-07 人民日報 分享
最近更新资源中文字幕,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毛1,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