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郝春燕a,b
(聊城大學 a.外國語學院 b.北冰洋研究中心,山東 聊城252000)
摘要:山東是書法大省,有豐厚的書法文化資源,尤其是書法古跡留存尚多,這些古跡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旅游開發的文化資源,也是山東省打造文化品牌的文化軟實力。梳理山東現存書法古跡文化資源,現有書法古跡資源分布地區和地方書法文化特色,構思書法文化修學旅游開發策略,對非遺的活性傳承有理論和實踐策略層面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山東;書法古跡;旅游開發
中國書法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活性傳承是當代亟需思考的問題。山東省有厚重的書法歷史積淀,將書法古跡開發與文化產業結合,以書法文化為核心,梳理區域文化資源和特色,發展旅游文化是非遺傳承的重要路徑。同時,其對山東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塑造獨特文化魅力,以文化軟實力促進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一、山東古代書法文化資源的國內地位
山東省書法古跡歷史悠久,歷經先秦、秦漢時期的萌芽與發展,魏晉南北朝、唐朝的繁榮和鼎盛,再到宋代轉折衰落,最后到清代的振興,儼然是“中國書法演變史”的縮影。
山東書法文化遺跡和種類在國內占有重要分量。山東現存的古跡資源在國內有重要地位,如泰山摩崖石刻數量及規模均列全國名山首位;濟寧則有“天下漢碑半濟寧”之譽。從書法古跡資源的種類來看山東也位居國內前茅,囊括了考古遺址、故居遺址、墓葬、摩崖石刻、寺廟題碑、碑林以及歷代匾額等不同功用的文字古跡;書跡有刻符、竹簡、絹、卷軸、碑、帖等豐富的審美形態。此外,山東有獨特的書法工具制作文化以及與書法相關的紀念活動、節慶盛典等文化習俗,如唐宋時期有名的 “臨朐紅絲硯”,一度被稱為魯硯“四大名硯”之首;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的王羲之故居是“中國十大文化節”之一的“書圣文化節”的永久承辦地,“書圣故里”成為臨沂最好的文化品牌。
山東省現存的書法古跡顯示了中國文字的發展歷程,書體演變軌跡清晰可見:泰安大汶口陶尊上的刻符是我國文字早期雛形代表;篆書代表有青州出土的《亞丑鉞》大篆銘文;小篆古跡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芝罘刻石》《瑯琊刻石》《東觀刻石》等,雖然佚失、殘缺,但其流傳于世的翻刻與歷代拓片也足以在書壇穩居一隅。漢隸經典則極為豐富,山東臨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是介于篆、隸之間的過渡書體,鄒城出土的西漢時期的《萊子侯刻石》《五鳳刻石》等石刻文也是過渡演變期的書體,其為曲阜孔廟東漢時期的《乙瑛碑》《禮器碑》《孔宙碑》,岱廟的《張遷碑》《衡方碑》等成熟漢隸的前期狀態;魏晉南北朝大量出現的摩崖刻經在山東留下了豐富的古跡,楷、隸相間的臂窠大字將書法藝術與自然環境巧妙地結合起來,氣勢磅礴。同時期還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魏碑書體,如藏于曲阜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中的《張猛龍碑》。魏晉時期“瑯琊王氏”善書,“二王”至今為彪炳史冊、萬人效仿的楷模,將行書、草書推向了時代的高峰。唐代時期是楷書鼎盛時期,“瑯琊顏氏”中出現了楷書大家顏真卿;宋代與山東頗具淵源的大家并不少見,如曾在山東為官的蘇軾、黃庭堅,省內至今還留存有蘇軾的十幾處碑刻書跡。元代趙孟頫曾在濟南為官,留下了十余處書跡。明代臨邑(德州)的邢侗是“晚明四大家”之一。清代書法以“碑學”為尊,曾于山東為官的鄭板橋乃“揚州八怪”之一,自創了篆、隸、草、楷雜于一體的“六分半書”,省內留存的板橋墨跡和碑刻諸多,如《新修城隍廟碑記》。此外,“揚州八怪”中的高鳳翰為山東萊州人,李鱓、李方膺也曾在山東為官,這些名人善書善畫,對山東的藝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通過對省內書法古跡的梳理,可以看出,山東書法古跡以歷史跨度大、文化底蘊深為根基,以資源分布廣泛、地區影響深遠為地域特色,以形式多樣、藝術地位高為主要特征,這些條件都為書法古跡開發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旅游的開發、山東書法遺跡文化的弘揚,打造地區影響力提供了寬闊空間。
二、山東古代書法文化資源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地域文化差異,孕育了書家的地域文化個性,創造出多彩的書法風格和藝術面貌。山東書法古跡有著內在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邏輯,遵循之可將古跡分為五個區域:魯中、魯東、魯西南、魯西北和魯中南五個書法區域。這五個書法區域又可以歸為兩大類:一是摩崖碑刻文化,二是書法名家文化。
。ㄒ唬魯中、魯東、魯西南地區的摩崖碑刻文化
魯中地區以濟南與泰安兩地書法古跡為代表,以泰山為中心,靈巖寺和岱廟相隔不過三十多公里,匯聚大量的書法文化遺跡。處于泰山背山之地的靈巖寺有國內最大規模的石砌墓塔,共一百六十多座,歷代墓志銘、石碑八十多通,李邕、蘇轍、乾隆皇帝等人紛紛在此地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岱廟是古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主要場所。岱廟中有歷代碑碣300余方,尤其以兩千多年的秦代李斯的《泰山刻石》殘石最為著名,漢代《張遷碑》《衡方碑》等也是書壇上爭相學習的名碑。泰山上的諸多祠廟和數以千計的摩崖石刻彰顯著“三教合一”的文化包容性,有恢弘磅礴的佛家《經石峪金剛經》,也有道家文化影響下的歷代封禪告祭文,共同組成了泰山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
魯東地區以煙臺、青島的書法古跡為代表,摩崖刻石為主要表現形式。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沿海半島的波狀丘陵的特征提供了地理條件,山間石壁上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和書家的真跡,分布在萊州云峰山、大基山;青島平度的天柱山、青州的云門山和駝山;煙臺蓬萊閣、青島嶗山和大澤山等地。這些摩崖刻石包括鄭道昭父子留下的刻石、道教代表人物刻石、隋唐詩文刻石等。摩崖石刻古跡,給后人留下優秀的書法范本,也為后人研究中國書法文化的演變提供了實證。
魯西南地區以濟寧碑刻為主要代表,包括漢碑、魏碑等,著名的《禮器碑》《乙瑛碑》《孔彪碑》《孔宙碑》等都在此地,這些碑石內容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儒家思想”中重禮法、重實用的理想精神,而碑文的書法風格也是以中正、規范為主,為傳播儒家文化以及儒家的審美觀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魯西北、中南地區的書法名家文化
魯西北地區以德州為代表。平原地區無摩崖條件。主要有元代的黨懷英和明代的邢侗為書法名家。邢侗德州臨邑人,“晚明四大書家”之一,潛心二王,精于臨摹,深得二王筆意。他的書風異于時人所推崇的“臺閣體”,以勁健取勝,為清代重歸剛勁的書風起到了先導作用。他的《來禽館帖》集刻了歷代多種著名法帖,為后世學書者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目前,邢侗的家鄉專門設立了“邢侗紀念館”。
魯中南分區的書法資源以臨沂為代表。臨沂古稱“瑯琊”,以平原風貌為主,在書法史上貢獻了王羲之和顏真卿兩個具有開創意義的書法界泰斗!皶ァ蓖豸酥菛|晉時期的大書法家,是“瑯琊王氏”集大成者。盛唐時期,出現了繼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具有開創意義的書法大家顏真卿,出身于當世的名門士族“瑯琊顏氏”,祖上有顏回、顏之推、顏師古等諸多飽學之士!艾樼痤伿稀痹跁ㄉ弦差H有造詣,其曾祖父顏勤禮擅長篆籀,祖父昭甫精篆籀、草隸,父親惟貞、兄允南都善草隸。母親殷氏一族也善書,有殷令名、殷仲容等書法名家!1】顏真卿受家學影響,不求巧媚但求古拙,在書風上也有篆籀之氣。其楷書寬博端莊、沉穩厚重、氣勢磅礴,盡顯盛唐氣象。除此之外,他的行草書也造詣非凡,《祭侄文稿》更是被奉為“天下第二行書”。二位書法家故居是重要的旅游景點。
三、山東省書法文化旅游路線的研學構思
山東省是旅游大省,“好客山東”已成為旅游品牌,在此品牌下深挖省內書法文化遺產資源,讓旅游成為非遺文化活性傳承的途徑和鏈條。目前,以文化帶動區域旅游已經成為國內各省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策略,并形成比較成熟的四類書法文化旅游開發路徑包括:書法碑林、書法山、書法公園和書法博物館。按照“文字演變”、“儒釋道思想下的書法交鋒”和“石刻類書跡統觀”三個不同的主題將山東省內主要書法古跡設計出三條旅游線路,于線路中對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古跡進行詳細系統解說和介紹,既有學術的支撐,又有娛樂性,符合文化研學旅游的“玩中學”特征,通過旅游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生活中熏陶陶養國民素養。
。ㄒ唬從刻畫符號到審美藝術的演變
第一條路線(表1)主要選擇五個景點,既是從先秦到清代的書法發展史的代表性作品,又是省內重要的文化地,既有文化旅游的書法文化內涵,又可以衍生其他文化內容。根據表1的時代區域設計,可以進一步細化相關的風土人情、美食體驗,尤其注重幫助旅游者形成對于經典書法作品的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清晰認知。從先秦到清代,從刻畫符號到審美藝術的演變既是縱向的歷史視角也是文字發展的視角,此旅游路線以時間軸為宏觀背景,帶觀者逐一了解漢字的發展過程以及書法從實用性到審美性的轉變歷程,展現書法從他率走向自律審美進程。其目的是強化游客對書體演變的理解力以及對書法作品中精品的把握意識,提高大眾的藝術鑒賞力和審美品味。我國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曾提出過當下中國文盲變少,美盲不少的現實問題,木心先生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救不了”!2】有學術視域地觀賞藝術精品是一個快速提升審美品位的好辦法。
(二)儒、釋、道思想影響下的書法爭鋒
第二條路線(表2)聚焦于古代的思想文明和傳統文化視域下的書法文化旅行。中國古代的思想發展史上,儒釋道文化在不同時期或者各領風騷,或者相互融合,形成了相呼應的書法藝術形式。此路線書法古跡以碑刻和摩崖為代表,鮮明地反映了不同時代、文化的內涵異同。以岱廟、孔廟碑林、鄒城、泰山、云峰等摩崖為代表。這條旅游路線也有名山景觀和古建筑等景觀,都是儒釋道文化的結晶。
。三)不同石刻類書法作品的文化碰撞
第三條路線(表3)以三種不同類型書法遺跡形制上的對比為突破口,從碑刻文化角度展開探索,這些碑刻摩崖往往與建筑古跡和名山等景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書法景觀,所謂書法景觀(calligraphiclandscape)是由成批書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間內集體展現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視覺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場所環境!3】書法景觀是一種地理復合體,不僅反映人類活動的物質文化特征,也反映其非物質文化特征,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特殊的藝術活動形態!4】古代的碑刻、摩崖、刻石等書法古跡是書法文化與山水風景的有機結合,這種書法景觀不僅具有書體的審美特征,如摩崖的斑駁磨泐、漢隸的拙樸嚴謹,還具有個性地理環境中的地域性審美特色,以之為旅游景點,可以使游人在自然景觀和歷史名跡暢游中獲得書法審美文化積淀。
總的說來,山東書法文化旅游以不同的主題設計不同的路線,將山東書法古跡與書法文化、區域文化結合,注重娛樂和文化的統一,整理相關的導游手冊,設計相關的文創產品,開發文化旅游項目,將儒釋道文化與書法結合、將禮儀教育與書法教育結合,將旅游與書寫實踐結合,讓旅游者在游玩中受到文化的陶養,通過書法生活化轉化讓旅游者在體驗中內化傳承書法文化。
。ū疚臑樯綎|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成果)
參考文獻:
[1]王鏞.中國書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6.
[2]王祎.何以文盲不多,美盲很多?[N]中國美術報,2016-09-05(10).
[3]張捷. 基于人地關系的書法地理學研究[J].人文地理,2003(5):1-6.
[4]吳慧平,司徒尚記.書法景觀的文化地理學淺釋[J].地理科學,2002(6):757-762.
本文轉引自《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第5期。
本文作者簡介:
郝春燕,女,(1977年——),湖北襄陽人,博士,碩士生導師,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出站博士后,主要從事文藝美學、藝術理論、藝術批評等方面的研究。系山東省美育專家庫專家,山東省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聯盟理事。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普及與應用重點項目“山東書法修學旅游攻略”(20130710)。
責任編輯:牛樂耕
這既是深情厚愛和殷切囑托,更是實踐要求和激勵鞭策,為廣大青年矢志服務鄉村振興、唱響農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紙短情長、言深意重。廣大青年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定理想、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詳細]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挑戰迫切要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刻洞悉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最大限[詳細]
“就像過年一樣!”廣交會時隔三年全面恢復線下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纯催@個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是有支撐的。[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力量源于團結!眻F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詳細]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牢牢把握這一總要求,要深入領會其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切實將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詳細]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詳細]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在改革發展進程中科學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穩定有序的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模樣,也是東方大國向世界呈現的宏偉氣象。[詳細]
前進道路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以“中國之制”保障“中國之治”,我們一定能經受住一次次風險考驗,不斷化危為機、浴火重生,開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詳細]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在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中不斷做好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不斷推動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詳細]
在行業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堅持穩中求進,以技術創新為內生動力,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定能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添磚加瓦。[詳細]